首页 太玄少年志 第三章拜山

第三章拜山

书名:太玄少年志
作者:天一生水
更新时间:2023-03-16 10:30

第二天一早,还未等程叔过来叫人,杜淮商就醒了。

之所以醒这么快,也不知是不是因为今天要拜山的缘故,天刚亮,他就醒了。

说来也奇怪,明明半夜三更还爬起来看星星,可第二天清醒过来时,竟无一丝倦意,反而觉得神清气爽,睡了个好觉。

既然精气神都得到了充分休息,杜淮商也不觉得困,便直接下床去洗漱了。

像他这样的出身,按理说房内总得有七八九十个小丫头来伺候他洗漱。奈何家里在他一过六岁后,便让他学着自己打理。如今想来,阿爹阿娘可能是真怕他被太过富裕的家境养成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废物。

认真刷牙,再洗把脸,换上一身收腰的短袖劲装,当然这身是家中备下的,杜淮商便出了房门。

出来后,杜淮商忍不住掏了掏耳朵:外头有点吵啊,怎么回事?

他下意识看向院墙之外,可也不知是不是被城中诸楼挡住的缘故,外面情形看不太清,只能听见不远处的响动。

他又抬起头,看向天空:今日是清明,按理说雨水会多一些,所以天不放晴才算正常。可也不知是不是青州与景州地域不同,看今日天色,竟是个大晴天。

那山上……

他正想转头看过去时,耳旁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少主。”

杜淮商看过去,站在过道上看着他的人,正是睡在他隔壁房间的程叔。此时程叔手里还提着一个小包袱,也不知是给杜淮商还是给他自己的。

“程叔!”

杜淮商快步跑过来,对着程叔灿烂一笑:“您起来啦!”

程叔笑着点了点头:“看来少主是准备好了?”

“嗯!”杜淮商认真地点头。

“把这个拿上。”程叔将拿着的小包袱递给杜淮商:“里面是几件换洗衣物,还有一袋碎银,几张银票,还有一些干粮。”

杜淮商接过小包袱,又听见程叔说:“知道‘财不露白’这句话吧?”

“知道,我好歹也是皇商家中出来的,钱怎么用怎么藏一清二楚。”杜淮商说。

“那就好。”程叔再次点头。

杜淮商背好包袱,忽然想起来外面的情形,便问道:“程叔,外面怎么这么吵啊?”

程叔云淡风轻地瞥了一眼外面:“你说外头?大概是那些想拜入隐秋山的人已去城门口了吧。”

“啊?!他们已经去外面了?那我们赶快出去!”

杜淮商说着便朝外头跑,却被程叔一把拉住:“别着急,城门估计还没开呢。”

杜淮商一愣:“还没开城门?可都这个点了……”

程叔淡淡道:“太玄派可是差一点就成国教的门派,再加上这数百年来的威望与朝廷的认可,又临他们的收徒之日,会影响到城门开关很正常,毕竟人太多了。”

杜淮商来之前也是知道,太玄派五年方才开山纳徒一次,上一个五年他才两岁,这一个五年如果不去,就得等到十二岁才能过来了。

可他没想到,太玄派居然能影响到官府的决定?这就是武林第一门派的底气吗?

杜淮商在心中默默地想着,可又有问题浮现了:“今日既然是太玄派收徒的日子,那昨日我在大街上看见的那些穿着奇怪的人,他们也是来拜入太玄派的吗?”

“自然不是。”程叔摇了摇头:“想练太玄派根本心法‘太玄经’,除了年龄得在十八岁以下,还有极重要的一点,便是不能身怀其他门派的心法。如若二者同修,只怕会走火入魔。这些江湖人,应该是趁着太玄派五年一次的开山,前来拜山,求入万藏楼的。”

万藏楼是太玄派中的藏书楼,除了武功秘籍珍藏其中,还有各式各样的书,例如道经、医书、毒经等等。

想要成为武林第一,除了要有绝顶的武力,还要有善于交际的能力。遗世独立固然可以孤高自赏,但遇到危险便只能自救。可若与江湖同道交好,甚至施恩于人,纵然他人心下不觉得这份武林第一有没有水分,却也不得不承这份情。

太玄派正是因为明白这些,所以才将门派中的万藏楼打开。除了关乎太玄派根底的东西不会拿出,其余东西,只要能通过太玄派考验,尽数可以借阅。

“这样啊……”杜淮商点了点头,忽又疑惑地看向程叔:“程叔,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啊?”

“只要有人脉,这些事很容易调查到的。太玄派也不会因此遮遮掩掩。”程叔倒是极其坦然,他拍了拍杜淮商肩膀:“先去用早饭吧,这家当铺离城门口不算远,能排上的。”

程叔都这么说了,杜淮商只好听他的。

只是刚准备下楼时,杜淮商突然听见程叔说:“以后别那么晚出房间了,当心着凉。”

杜淮商:“……”

陡然听到这么一句,杜淮商先是一愣,随后一惊。

程程程程叔是怎么知道他半夜出过房的?

不对,他不是放轻了脚步吗?这样也能听见??

杜淮商是知道程叔也会武功的,而且从他无意听见程叔与阿爹娘亲闲聊时,他的武功还不弱。在很多年前,好像还有个称号,叫什么……“玄玉手”?

妈诶!!这就是武林高手吗?!

用过了早饭,杜淮商与程叔一并出了当铺。当杜淮商来到街上时,他傻眼了。

人,都是人,人好多!

是真的人好多。

昨日前来秋城时,街上只是江湖人士比较多。可今次,不止有这么多的江湖人士,还有不少比杜淮商大或比杜淮商小的孩童。

从他们的穿着可以分为两个阶层:一者衣着华贵,脸上总有几分天真烂漫的神情。一者草鞋布衣,神情中带着倔强。当然,穿着一般的孩童也不是没有,只是很少。

不过想想也是,衣着华贵之人,看模样自是不愁吃喝,送到太玄派来磨砺一番,说不定能学佛像镀上一层金衣。

草鞋布衣之人,看似没了活路。可若是能拜入太玄派,成为太玄派弟子,那便是一条新生的活路。

只有穿着一般的人,又要忙于生计,又要读书练字谋个生路。太玄派?虽然差点成了国教,但也是差点。毕竟人家还是个江湖门派,一般家境只有独子的人,是舍不得将自家的孩子送出去习武的。习武有多辛苦且不提,会不会一不小心就掺和进江湖纷争然后丢了命才叫倒霉。

像杜淮商这种情况……只能说太特殊了。

杜淮商跟在程叔身边排着队,打量着那些穿着不一的孩童。偶有几个敏锐的,察觉到杜淮商的视线,也看了过来。见杜淮商穿着一身像模像样的劲装,有几个小孩儿总觉得这家伙有种“装大人”的感觉。

还未等这几个小娃儿以眼力分出胜负,位于秋城角落里的钟楼,突然响起钟声。

“当——当——当——”

三下钟声落定,程叔侧耳倾听了一阵儿,才对杜淮商道:“城门已开,我陪你过去吧。”

杜淮商知道,到达隐秋山时,程叔便不会再帮他了。接下来的路,或者运气好一点,接下来的十年光阴,他都要学会自己面对。从这里到城外的路程,是程叔能陪伴的最后路程。

心下不知为何有些酸涩,或许是因为害怕前路漫漫,自己一人无法走过。又或许是因为害怕那不可知的未来。

可最终,杜淮商还是抽了抽鼻子,再点头,然后一步迈出,顺着人流的方向朝隐秋山而去。

隐秋山,之所以名为隐秋山,是因为隐秋山上除了常见的各式花草,最多的,是枫树。

每至秋日,山上枫林便如红霞一般美丽,再加上太玄派隐居在此,因而这山被称为“隐秋”。

杜淮商跟着程叔的脚步,一点点朝城门外而去,想来太玄派是习惯了每五年山下都会这么热闹一次,所以与官府提前打好了招呼。杜淮商一路行来,看到不少衙门里的人正维持着秩序。不过,也不知是不是他看错了,他怎么看到那个捕快大叔的脑门上正不停地冒着汗呢?

这时候,耳边传来一阵惊叹声:当然,是孩童的惊叹声。

杜淮商下意识看过去,只见一队水蓝衣裳、头戴高冠、身背长剑的年轻男女,自隐秋山的方向翩然而至。看到这一幕的杜淮商不由愣了一下,因为这群年轻男女,脚步极其轻灵,走路的模样不像是在走,反而像是在飘。再加上个个身姿挺拔、容颜俊秀,一眼望去,恍如剑仙入红尘。

好……好厉害!这群大哥哥大姐姐好像神仙!

明明出身皇商家中,可看见这排场,杜淮商也忍不住满眼憧憬。

在他身边的程叔看到这一幕,低声道:“轻功倒是练得不错。”

杜淮商疑惑地看过去,却见程叔正好看过来,对他微微笑了下:“快过去吧。”

杜淮商之所以能看清那队人,也是因为他已到达城门附近。程叔离开了杜淮商身上,与其他送孩子前来隐秋山的长辈站在一起,却还是没有离开。

也就是这时候,杜淮商才发现,原来秋城外面,还有不少身着白衣、背负长剑之人默默伫立着,神情肃穆,目不斜视。仔细一数,起码有二三十数。

这时候,那一队年轻男女驻足于平野上,为首者是一位样貌俊秀,气态超然的蓝裳男子。他先是一转首,身后跟随着他的年轻男女便散开,以左边三人,右边三人的队形站好。

这时候,为首的年轻男子回过头,对着在场众人,无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皆是一抱拳:“诸位江湖同道与诸位小友。在下高子阳,乃是太玄派执剑堂弟子。”

执剑堂?杜淮商想了想,阿爹说过,执剑堂似乎是太玄派中重要之地,也是保护太玄派的第一力量。阿爹好像还说过……想要太玄派承认修行完成,不止要寻一柄属于自己的剑,更要通过执剑堂设下的考验……

“我知诸位江湖同道心有牵挂,便不多说,还请诸位想进入万藏楼的江湖同道请至我左手边。”名为高子阳的年轻男子一指左手边,随后又道:“待查阅诸位的过路文书后,便可进入隐秋山。”

那一干人数不少、打扮也是各式各样的江湖人如果暴动起来,光靠高子阳带来的六个执剑堂弟子是绝无可能挡住的。可不知是不是碍于太玄派威名,还是早已习惯了太玄派这样的处事方式,一个个都乖乖地将自己随身携带的过路文书拿出来。

穿着水蓝衣裳的年轻男女,开始查阅江湖人的文书。

这时候,高子阳看向只剩小孩儿的队伍,他们一个个眨巴着眼睛,模样看起来乖巧又听话。

高子阳对此,只是微微笑了下:“诸位小友,请去我右手边,待替你们检查完身体后,你们也可以进入隐秋山。”

检查身体?不是什么难事嘛,杜淮商如此想着时,又扶了扶肩上的包袱,看向程叔,郑重其事地说:“程叔,我去了。”

离队伍不远的程叔微笑着点点头。

杜淮商转过头,盯着前面有一会儿后,又回头道:“记得和我爹娘说一声,我会想他们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录
查看更多